郧西县:实施“三链”工程,助力乡村振兴

时间:2022-12-05 15:59 来源:十堰基层党建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编者按: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。近年来,郧西县实施“主体建链、人才强链、党建活链”的“三链”工程,实现了产业、人才、党建工作深度融合、同频共振。“十堰基层党建”微信公众号刊发郧西县乡村振兴工作经验,供大家学习借鉴。

微信图片_20221205160022

市场主体建链 抱团发展聚合力

树牢抓产业振兴必须依靠市场主体思想,突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,凝聚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
微信图片_20221205160044

成立区域产业联合体

郧西县针对大部分村产业规模小、品牌知名度低、市场效益差等现状,将区域相邻、产业相近、人文相亲的3至5个村有效串联,组建以强带弱、以大带小等多类型区域联合体16个,培育出“555”农业特色产业体系,积极引导农业市场主体“抱团取暖”。

微信图片_20221205160111

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

大力推进“个转企、企进规、规做强、强上市”计划,培育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1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社1730家、家庭农场234家,涌现出了以诚友智慧农业、神雾茶业、大唐马头山羊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品牌。

微信图片_20221205160132

建强农业产业链

探索“1个市场主体+1个主导产业”的“两个一”建链模式,实行“1名县级领导挂帅、1个县直单位牵头、1个工作专班推进、1批专项资金支持”的“四包一”机制,培育了马头山羊、中药材等6大农业产业链,带动全县发展马头山羊42万只、食用菌3100万棒、茶叶3.9万亩、中药材17万亩、木本油料20.2万亩、生态渔业3万亩。

科技人才强链 资源聚集强动力

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,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,实现人才与产业深度对接、融合聚变。

微信图片_20221205160200

找准需求点

坚持需求导向,围绕六大重点农业产业,发挥省科技厅驻村帮扶优势,紧盯制约产业发展瓶颈问题,组织省市农科院、华中农业大学、武汉轻工大学等科研院所63名专家,到郧西担任科技特派员,从技术指导、项目确定等方面,加大扶持力度,提高人才对接成功率。

建立工作站

按照“试点先行、全域推进”思路,建成11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,发动98名省、市、县科技工作者进站服务,实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覆盖。坚持将科技力量融入共同缔造活动,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,链接市场主体及农户,推动新技术、新成果、新品种及新模式转化。

微信图片_20221205160232

选好结合点

围绕产业发展实际,建立产学研联合项目,培育创新实用人才,孵化市场主体。省农科院果茶所茶叶加工研究室主任、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(安家乡)站长郑鹏程,带头走遍郧西产茶乡镇和主要企业,深入茶园基地和加工车间推广实用技术,用科技撑起了茶产业发展,使郧西神雾茶业的绿茶市场价提高15%以上。

党建引领活链 产业发展增后劲

围绕六大农业产业链,将党组织建在链上、建在站上,推动党建与产业、人才互促共进、融合发展。

微信图片_20221205160301

建强组织堡垒

按照“一产业链一联合体党委”“一工作站一党支部”模式,建成联合体党委16个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党支部11个,吸纳68个村1607名党员,带动137家市场主体实现抱团发展。构建产业链牵头部门组织引领、链主市场主体头雁带动、其他市场主体协同推动的“1+1+N”体系,加速项目、人才等资源流动。

规范组织运行

区域联合体党委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党支部制定了工作规则,建立了例会制度,定期发布工作任务清单,按照党员“红色之家”、人才“培养课堂”、市场主体“发展基地”、服务“集合据点”的定位,开展集中学习124次、技能培训79次,确定党建工作示范项目19个,组织党员开展“亮身份、亮职责、亮承诺”活动935人次。

开展红色服务

成立党员科技特派员项目招引、技术指导等“红色服务队”11支,与市场主体对接,形成需求、资源、项目“三张清单”,为21家市场主体提供指导方案37个。省农科院经作所王卓仁教授领衔的“红色服务队”提出的解决羊肚菌连作障碍方案,使安家乡羊肚菌种植面积突破到80亩,带动群众增收900余万元。

来源/郧西县委组织部 (作者 王华意)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